来源 | 赛柏蓝器械
止血材料联盟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,预计明年3月左右执行。
平均降幅72%,部分品类竞争激烈
11月24日,内蒙古医保局发布《关于止血材料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的公示》。
根据带量采购文件,此次集采的联盟成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、山西省、辽宁省、吉林省、黑龙江省、江西省、海南省、贵州省、西藏自治区、陕西省、甘肃省、青海省、宁夏回族自治区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(自治区)。
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范围为获得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,参照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医用耗材分类与代码为C1501和C140805开头的止血材料类医用耗材。
据内蒙古新闻联播消息,此次集中带量采购申报信息公开大会共有51家企业参加,41家企业中标,止血材料平均降幅72%,最大降幅97.6%。其中,明胶海绵拟中选均价从575元左右下降到13.5元。
本次集采医疗机构约定采购量为230万盒,采购期为1年,15个省区联盟地区2323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参加。与2023年相比,预计节约采购资金3.12亿元。集中带量采购结果预计明年3月左右在联盟省份执行。
据赛柏蓝器械观察,此次集采中,价格相对较高的粉类止血材料,二类证和三类证产品的拟中选价格区间整体分别在120-130元左右和167-174元左右,其中排名第一的两家企业报价均明显低于同组其他企业。
除上述产品外,拟中选价格在百元以上的止血材料还有胶类止血材料(流体明胶+医用胶),价格区间在145-150元。其余产品的拟中选价格都在15元以下。
此次集采共分为10个组,从前期披露的报量情况来看,在非纱布(非织布+纤丝+膜)、胶类(流体明胶+医用胶)、骨蜡三个三类注册证分组中,强生公司的产品居于强势地位。其中强生在骨蜡分组报量中的占比近七成,该分组仅1家国产企业参与报量,产品报量不足3%。此外,二类注册证的海绵类产品进口报量也较多,美敦力居首位。
其余分组的主要市场份额则掌握在国产企业手中。
根据此前发布的协议采购量分配规则,约定采购量分配与企业报价高低有关,报价较低的企业在采购量分配过程中有一定优势。同时,不同企业的采购量基数不同,前期报量较多的企业仍然有一定基础优势。
从拟中选结果来看,采购量较大的企业基本获得了拟中选资格,头部企业的优势效应将进一步显现。
骨蜡分组的“国产独苗”未中标,强生、贝朗、舜科3家进口企业将继续主导这一市场。二类注册证海绵类止血材料分组的中选率较低,18家企业中仅2家中标,此前市场份额最大的两家进口企业均未中选,预计集采后将有较强的国产替代趋势。
市场情况的具体变化,还要等到明年的集采落地才能见真章。
止血材料广泛用于脑外科、肝胆外科、骨科等手术。伴随医疗需求的持续升级,止血材料的使用量也将进一步增多。
据QYResearch数据,2021年全球可吸收止血剂市场销售额达219.5亿美元,预计2028年将达到319亿美元,2022-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5.4%。目前,北美是全球可吸收止血材料最大市场,中国市场占比约15%。
早在2020年,可吸收外科止血材料就被纳入了《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》,挤压价格水分势在必行。
今年,除内蒙古牵头的上述联盟集采外,河北省医保局也将牵头开展止血夹、止血粉、止血纱布、止血海绵、止血非织布等止血相关耗材联盟集采。据悉,该集采为京津冀“3+N”联盟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,预计采购28类耗材,将覆盖多省。
两大联盟采购团的议价影响力,预计将在明年给止血材料市场带来显著改变,价格大幅度下调与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并行。同时,在止血材料赛道内部,国产企业在部分耗材领域尚有突破的空间。
新气象将在止血材料市场中蔓延。
- END -
声明:此文章非本平台原创,平台只是转载供学习交流。如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删除。